76W游戏网

手机版

收藏本站

当前位置 :首页 > 新游 > 攻略 > 大吉达摩怎么用,阴阳师大吉达摩怎么用
大吉达摩怎么用,阴阳师大吉达摩怎么用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佚名 时间:2020-07-21
阴阳师大吉达摩怎么吃好 达摩正确使用方法 13级吃,可以直接将20级的普通狗粮升到25级方便主力升星。 自从有了大吉达摩,升星思路就很明晰了。 二升三,等级到了就行。 三升四,结界养三个狗粮到20级就行。 四升五,结界养十六个狗粮到20级,给四个分别吃13级的大吉达摩升到四星就行。 五升六,用前几条把五个白达摩升到五星就行。 当然大家一般都没那么多大吉达摩,五升六还是件苦差事,但四升五只需要四个大吉达摩,相比之前轻松多了。 阴阳师大吉达摩有什么用 可以提供招福达摩15倍的经验,也就是1级有96525经验值,可以从1级直接升到17级。 阴阳师手游大吉达摩怎么使用/最佳食用时机 大吉达摩是最新的一种达摩,可以提供大量的经验,并且提供的经验是会随自身等级提高而成长的,所以并不是一级就值得喂的。   结论在前面,除非你的红达摩多到吃不完,不然还是不要直接吃1级大吉达摩。   由于2星卡经验上限的存在,蓝蛋适用于卡片刚升了星,未满级时候,快速升级效果拔群 消耗金币也拔群 。   1级蓝蛋提供96525经验,以后每升1级多提供7722经验   如果手动给蓝蛋练级的话,练到蓝蛋升级所需经验超过7722时即停止。结论是13级,然而12升13所需经验和多提供的经验相差无几,所以12级吃掉就行。   1级蓝蛋吃1个涂壁4290经验到7级   4星26级雪女,吃1级蓝蛋获得经验96525   吃7级蓝蛋,获取经验142857   多了46332的经验,是7722的6倍 菩提达摩是谁 根据《佛光大辞典》所载 菩提达磨 (?~535)梵名Bodhidharma 。意译作道法。又称菩提达摩、菩提达磨多罗、达磨多罗、菩提多罗。通称达磨。为我国禅宗初祖,西天(印度)第二十八祖。 南天竺香至国(或作婆罗门国)国王之第三子,从般若多罗学道,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,四十年之后受衣钵。 梁武帝普通元年(520年),师泛海至广州番禺,武帝遣使迎至建业,然与武帝语不相契,遂渡江至魏,止嵩山少林寺,面壁坐禅,时人不解其意,称壁观婆罗门。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,以旷达闻,慕师之高风,断臂求法,师感其精诚,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,授彼一宗之心印,改名慧可。经九载,欲归西方,嘱慧可一宗之秘奥,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。未久即入寂,葬于熊耳山上林寺。越三年,魏使宋云度葱岭时,适逢达磨携只履归西方。师之一生颇富传奇,亦难辨其真伪。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(528)、梁大同元年(535)或二年等异说。又梁武帝尊称师为‘圣胄大师’;唐代宗赐‘圆觉大师’之谥号,塔名空观。 其弟子除慧可外,较著名者另有道育、僧副(一作道副)、昙林等。 达摩祖师后来干什么去了? 有个“只履西归”的禅宗典故恰恰回答了你的问题。 据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载,达摩祖师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495)坐化,葬于熊耳山,起塔于定林寺。 三年后,北魏使臣宋云奉命出使西域,归途中,竟然意外地在葱岭一带的山路间见到了达摩祖师,只见他手携一只鞋子,翩翩独行。于是,宋云上前请问禅师往哪里去,达摩师道:“西天去。”(回西土印度之意)。同时,祖师又对宋云预告说曰:“你的君主已经离世了。”宋云听了,感到一片茫然,辞别禅师后,继续东行。 回朝后,果然明帝已驾崩,而孝庄帝继位。宋云向皇上禀告了路中见闻。皇上惊异,命令开启达摩大师在定林寺所葬之塔检验。竟然发现空空的一具棺木,里面却只有一只鞋子。 于是,满朝惊叹,皇上乃下诏命少林寺请回此鞋供养。于唐开元十五年(727),此鞋移置五台山华严寺供奉,后遭失窃,不知所终。 附图:达摩只履西归图(宋) 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典故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: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(公元前430-367)打击了贵族势力,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,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,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,但地位却不可靠。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,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。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,把宫殿交托给他,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。这个追求虚荣、热中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,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,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,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,眼看就要掉在头上,吓得他离席而逃。这时迪奥尼修斯王便走出来说道:“(达摩克利斯头上)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,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,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。”因此,人们用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借比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。 至于这把剑的样子,当然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各人画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式样,就如同我国的名剑"干将""莫邪",也没有人知道具体是什么样的 王者荣耀达摩怎么玩达摩技巧攻? 护国安邦惩奸恶,道法自然除心魔。达摩,王者荣耀里的近身战士,那么达摩到底怎么玩呢?一起来看看这篇王者荣耀达摩技巧攻略吧。 出门装备:【红玛瑙】或【布甲】搭配技能:【净化】达摩和大多数坦克英雄一样,在出门的时候选择的装备以血量和防御装备优先。红玛瑙300点的血量增加可以让达摩的生存能力得到稳定提升,并且红玛瑙合成的熔炼之心是后期合成红莲斗篷的必备装备;布甲可以让达摩的物理防御大大提高,如果对线的英雄恰巧是物理系的,可以优先购买布甲出门。技能净化可以有效的防止达摩被敌人控制,尤其达摩比较擅长突进,往往会越塔强杀,如果敌人在塔下控制住达摩会变得非常被动,这时净化技能可以有效的帮助达摩撤离或继续追杀。核心装备:【红莲斗篷】【黑色战斧】红莲斗篷带来高达1000的生命上限,增加的180点的物理防御,被动效果献祭可以每秒对身边敌人造成100点的献祭伤害,这件装备无论从属性还是效果上,都让达摩的各方面能力再上一个台阶,达摩近战突脸的效果很强,配合红莲斗篷的被动效果可以有效的对敌造成献祭伤害;黑色战斧的效果可以少量提升达摩的血量,为达摩增加高达70的攻击,并且其被动效果可以让达摩对敌方造成伤害的同时,减少敌方护甲并增加达摩移动速度,方便达摩持续追击敌人。对战技巧:近战突脸,持续追击不留余地达摩虽然是一名坦克,但是其强力的突脸和控制技能,完全可以当作一个战士进行培养。在达摩对敌时,先利用真言无相技能冲至敌方英雄身边,通过真言明王技能减速敌方,同时不断通过普攻对敌输出,绕到敌方前面通过真言普渡大招将敌方踢到靠近己方的区域内,如果能踢到防御塔下,再通过技能减速敌方,可以对敌人造成成吨的伤害。虽然达摩的技能相对很犀利,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成功的压制敌人,但是如果有些远程类英雄持续对达摩进行远程消耗,达摩血量不足时就要考虑战略撤退了。如果敌方英雄近身的话,达摩可以利用大招踢走敌方英雄逃跑,如果敌人距离较远,达摩可以利用真言无相快速脱离战场。王者荣耀拳僧达摩,突脸能力首屈一指,使用达摩进行1V1对战时,注意不要经常越塔杀人,稳定输出即可轻松取胜。 王者荣耀达摩怎么玩达摩技巧攻? 护国安邦惩奸恶,道法自然除心魔。达摩,王者荣耀里的近身战士,那么达摩到底怎么玩呢?一起来看看这篇王者荣耀达摩技巧攻略吧。 出门装备:【红玛瑙】或【布甲】搭配技能:【净化】达摩和大多数坦克英雄一样,在出门的时候选择的装备以血量和防御装备优先。红玛瑙300点的血量增加可以让达摩的生存能力得到稳定提升,并且红玛瑙合成的熔炼之心是后期合成红莲斗篷的必备装备;布甲可以让达摩的物理防御大大提高,如果对线的英雄恰巧是物理系的,可以优先购买布甲出门。技能净化可以有效的防止达摩被敌人控制,尤其达摩比较擅长突进,往往会越塔强杀,如果敌人在塔下控制住达摩会变得非常被动,这时净化技能可以有效的帮助达摩撤离或继续追杀。核心装备:【红莲斗篷】【黑色战斧】红莲斗篷带来高达1000的生命上限,增加的180点的物理防御,被动效果献祭可以每秒对身边敌人造成100点的献祭伤害,这件装备无论从属性还是效果上,都让达摩的各方面能力再上一个台阶,达摩近战突脸的效果很强,配合红莲斗篷的被动效果可以有效的对敌造成献祭伤害;黑色战斧的效果可以少量提升达摩的血量,为达摩增加高达70的攻击,并且其被动效果可以让达摩对敌方造成伤害的同时,减少敌方护甲并增加达摩移动速度,方便达摩持续追击敌人。对战技巧:近战突脸,持续追击不留余地达摩虽然是一名坦克,但是其强力的突脸和控制技能,完全可以当作一个战士进行培养。在达摩对敌时,先利用真言无相技能冲至敌方英雄身边,通过真言明王技能减速敌方,同时不断通过普攻对敌输出,绕到敌方前面通过真言普渡大招将敌方踢到靠近己方的区域内,如果能踢到防御塔下,再通过技能减速敌方,可以对敌人造成成吨的伤害。虽然达摩的技能相对很犀利,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成功的压制敌人,但是如果有些远程类英雄持续对达摩进行远程消耗,达摩血量不足时就要考虑战略撤退了。如果敌方英雄近身的话,达摩可以利用大招踢走敌方英雄逃跑,如果敌人距离较远,达摩可以利用真言无相快速脱离战场。王者荣耀拳僧达摩,突脸能力首屈一指,使用达摩进行1V1对战时,注意不要经常越塔杀人,稳定输出即可轻松取胜。 达摩的故事 达摩 ??达摩,全称菩提达摩,南天竺人,婆罗门种姓,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。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。梁武帝信佛。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,面谈不契,遂一苇渡江,北上北魏都城洛阳,后卓锡嵩山少林寺,面壁九年,传衣钵于慧可。后出禹门游化终身。东魏天平三年(公元536年)卒于洛滨,葬熊耳山。 ??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,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,经二祖慧可,三祖僧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,终于一花五叶,盛开秘苑,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,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,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。 ??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,其中家喻户晓、为人乐道的有:一苇渡江、面壁九年,断臂立雪,只履西归等,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,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 【菩提达摩(梵Bodhidharma;?~536,一说528)】 通称达摩,是中国禅宗的初祖。他生于南印度,婆罗门族,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。梁·普通年中(520~526,一说南朝宋末),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,从这里北行至魏,到处以禅法教人。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,自言年已一五0岁,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,于是‘口唱南无,合掌连日’(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一)。 达摩抵魏,游嵩山少林寺,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,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。有道育、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,并亲近和供养四、五年。达摩感觉他们真诚,传授以衣法。又把四卷《楞伽经》授与慧可说∶‘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,你能依此而行,即能出离世间。’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,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。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(今南京)时和梁武帝的问答。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,他即位以后建寺、写经、度僧、造像甚多,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∶‘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?’达摩却说∶‘无功德。’武帝又问∶‘何以无功德?’达摩说∶‘此是有为之事,不是实在的功德。’武帝不能理解,达摩即渡江入魏。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《历代法宝记》(774年间撰)和唐·宗密《圆觉经大疏钞》卷二之上。后来禅宗著名的《碧岩录》把它作为第一则‘颂古’流传。以后,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。 达摩晚年的事迹,各传都未明确记载。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,葬于熊耳山(今河南宜阳县),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。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。所以又有‘只履西归’的传说。 达摩的禅法,据敦煌出土资料,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,只有‘二入四行说’似乎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。唐·净觉《楞伽师资记》的〈达摩传〉中有‘略辨大乘入道四行’,由达摩弟子昙林记录而传出。据昙林的序文说,他把达摩的言行集成一卷,名为《达摩论》;而达摩为坐禅众撰《释楞伽要义》一卷,亦名为《达摩论》。这两论文理圆净,当时流行很广。 现在一般作为达摩学说的有《少室六门集》上下二卷,即∶〈心经颂〉、〈破相论〉(一名〈观心论〉)、〈二种入〉、〈安心法门〉、〈悟性论〉、〈血脉论〉六种。还有敦煌出土的《达摩和尚绝观论》、《释菩提达摩无心论》、《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》(一名《大乘法论》)等,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《禅门摄要》上下二卷,日本·铃木大拙校刊《少室逸书》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。这些著述内容大致都差不多。 达摩‘二入四行’的禅法,是以‘壁观’法门为中心。唐·宗密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卷上之二载(大正48·403c)∶‘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,外止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,岂不正是坐禅之法?’所谓二入是‘理入’和‘行入’,理入是属于教的理论思考,行入是属于实践,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。 理入和行入的名称,见于北凉所译《金刚三昧经》〈入实际品〉第五。但《金刚三昧经》说的理入是‘觉观’,而‘壁观’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禅法。道宣在《续高僧传》卷二十〈习禅篇〉末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(大正 50·596c)∶‘大乘壁观,功业最高,在世学流,归仰如市。’ 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‘藉教悟宗’,即启发信仰时不离圣教的标准,构成信仰以后教人‘不随于文教’,即不再凭借言教的意思。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,行入为助。 后世佛教以‘教外别传、不立文字’为达摩禅法的标志,因它直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,所以又称禅宗为‘佛心宗’。又有人因达摩专以《楞伽经》授人以为参禅印证,因而称它为‘楞伽宗’。 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,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。《楞伽师资记》推求那跋陀罗为初祖,菩提达摩为二世,下以神秀为七世。神会坚持南宗为正统,肯定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,主张自达摩——慧可——僧璨——道信——弘忍——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。吉迦夜、昙曜译《付法藏因缘传》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说法。唐·智炬《宝林传》(成于801年)以印度自迦叶传至师子比丘为二十四世,继以婆舍斯多、不如蜜多、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为二十八世。此说为五代南唐泉州静、筠二师所集《祖堂集》(成于952年)、永明延寿《宗镜录》(成于957年)所继承,又为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(成于1004年)和契嵩《传法正宗记》(成于1061年)所依用,后来即成为禅宗的正统说。 达摩的弟子有慧可、道育、僧(一作‘道’)副和昙林等。 道育,一作慧育,他和慧可一同亲事达摩四、五年,是达摩最初及门弟子之一。他从达摩学了禅法,专重个人内心修持而少对人讲说。他的事迹已不明,只有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、道育得骨、尼总持得肉、道副(即僧副)得皮的传说,可以想见其禅学程度之一斑。 僧副,俗姓王,太原祁县人,是达摩剃度的弟子。南齐·建武(494~497)年间住钟山(今南京)定林下寺。他忻慕岷岭峨眉的胜景,趁萧渊藻出镇蜀部(今四川)时随从入蜀,因而使禅法流行四川。后来又回金陵(今南京),普通五年(524)寂于金陵开善寺,年六十一岁。 昙林自称是达摩的弟子,曾记录过达摩的‘二入四行说’。〈慧可传〉中称他为林法师。北魏·永平元年至东魏·武定元年(508~543)之间,他在洛阳和邺都参与译经事业,在菩提流支、佛陀扇多、瞿昙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,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。他博学善讲,在邺都常讲《胜鬘经》。周武灭法期间,他与慧可共同护持经典,被砍掉一臂,人称‘无臂林’。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,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,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弟子们分别印可得皮、肉、骨、髓的说法,没有提及昙林。昙林在传承达摩禅法上所记的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(观)》于中国禅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。(林子青) 菩提达磨 ◎附一∶汤用彤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十九章(摘录) 魏世禅师以菩提达摩为有深智慧,而其影响亦最大。达摩称为中国禅宗之初祖。唐代时晚出禅宗史记,所叙达摩平生,不可尽信。兹姑不详辨。惟今日所存最可据之菩提达摩史记有二。一为杨炫之《洛阳伽蓝记》所载。一为道宣《续僧传》之〈菩提达摩传〉。杨炫之约与达摩同时,道宣去之亦不远。而达摩之学说,则有昙琳所记之〈入道四行〉。此文为道宣引用。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,应非伪造。兹据此诸书,略述菩提达摩之平生及学说如下。 菩提达摩者,南天竺人,或云波斯人。神慧疏朗,闻皆晓悟。志存大乘,冥心虚寂,通微彻数,定学高之。其来中国初达宋境南越,末又北度至魏。 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,自云年百五十岁,历涉诸国,靡不周遍。而此寺精丽,遍阎浮所无也。极佛境界,亦未有此。口唱南无,合掌连日。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,亦称为得其真相。达摩先游嵩洛。或曾至邺。随其所止,诲以禅教。常以四卷《楞伽》授学者,以天平年(534~537)前灭化洛滨。或云,遇毒卒。(中略) 菩提达摩以四卷《楞伽》授慧可曰∶‘我观汉地,惟有此经。仁者依行,自得度世。’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,那、满等师,常赍四卷《楞伽》以为法要。可师后裔,盛习此经。达摩一派,因称为楞伽师。按《续僧传》〈法冲传〉云,冲先于三论师慧暠听《大品》、三论、《楞伽》。又以《楞伽》奥典,沉沦日久,所在追访。 ‘又遇可师亲传授者,依“南天竺一乘宗”讲之。(中略)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,慧观法师笔受。故其文理克谐,行质相贯。专唯念慧,不在话言。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,忘言忘念,无得正观为宗。后行中原,慧可禅师,创得纲纽,魏境文学,多不齿之。领宗得意者,时能启悟。’ 据此达摩一脉,宗奉宋译《楞伽》。其学颇与时人不同。因遭讥议。慧可后裔亦自知其法颇与世异。其讲《楞伽》,谓依‘南天竺一乘宗’,则知当世讲者,或有不依此宗者。又〈法冲传〉叙《楞伽》师承,谓有迁禅师出《疏》四卷,尚德律师出《入楞伽疏》十卷,均‘不承可师,自依《摄论》。’则‘依《摄论》’者‘不承慧可’,亦即非‘依南天竺一乘宗’也。故此‘南天竺一乘宗’者,自有其玄旨,与迁禅师等之依《摄论》者不同。而其玄旨何在,大为可注意之事。 ‘南天竺一乘宗’即上承《般若》法性之义。何以言之。南天竺者,乃龙树空王发祥之域。佛法自大众部之小空,以至《般若》之大空,均源出南印度。达摩据《续传》本南天竺人,故受地方学风之影响。龙树之学,出于《般若》。扫尽封执,直证实相。此大乘之极诣。不但与小乘执有者异趣,且与大乘言有者亦殊途。《续僧传》〈习禅篇〉论僧稠与达摩两宗之禅法曰∶‘然而观彼两宗,即乘之二轨也,稠怀念处,清范可崇。摩法虚宗,玄旨幽赜。可崇则情事易显。幽赜则理性难通。’《续传》言僧稠习《涅盘》圣行,四念处法。此谓稠师依《涅盘经》〈圣行品〉所载四念处法以修心。《涅盘》虽为大经,而四念处法则原为小乘最胜之方便。僧稠特重四念处法,故与达摩取法于大乘虚宗者不同。故曰,即乘之二轨也。四念处法,观身、观受、观心、观法,其阶藉所由,步骤井然。故情事甚显,而易于遵行。大乘虚宗,以无分别智,无所得心,悟入实相。依此正观,立证菩提。故其旨玄妙幽赜。由常人视之,其理难通,必领宗得意,乃能启悟也。 《楞伽经》者,所明在无相之虚宗。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。但其说法,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,显示实相。妄想者如诸执障,有无等戏论。实相者体用一如,即真如法身,亦即涅盘。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,证知真如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,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。必罪福并舍,空有兼忘。必心无所得,必忘言绝虑。故道宣论又有曰∶ ‘属有菩提达摩者,神化居宗,阐导江洛。大乘壁观,功业最高。(中略)审其所慕,则遣荡之志存焉。观其立言,罪福之宗两舍。详夫真俗双翼,空有二轮,帝网之所不拘,爱见莫之能引。静虑筹此,故绝言乎。’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,名曰壁观。达摩所证,则真俗不二之中道。壁观者喻如墙壁,中直不移,心无执着,遣荡一切执见。中道所诠,即无相之实相。以无著之心,契彼真实之理。达摩禅法,旨在于此。 然所谓契者,相应之谓。不二则相应。彼无著之心,与夫真实之理,本无内外。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。心性者,即实相,即真如,即涅盘,并非二也。密宗曰,达摩但说心。心性一义,乃达摩说法之特点。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。(中略) 菩提达摩以四卷《楞伽》授学者。大鉴慧能则偏重《金刚般若》。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。然而不然。达摩玄旨,本为《般若》法性宗义。在史实上,此有六证。(1)摄山慧布,三论名师,并重禅法。于邺遇慧可,便以言悟其意。可曰,法师所述,可谓破我除见,莫过此也。(2)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,在于无得。达摩所教《楞伽》,亦以‘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’。(3)道信教人念《般若》。(4)法融禅师,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。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。此虽不确,然《三论》与禅之契合可知。(5)慧命禅师,曾着《大品义章》。其所作〈详玄赋〉载于《广弘明集》中。而禅宗之《楞伽师资记》,误以为僧璨所作。可见宗《般若经》之慧命,与楞伽师之僧璨,义理上原少异致。(6)法冲,楞伽师也。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,后学慧可之《楞伽经》义。 据上六事,可知北方禅宗与摄山三论有默契处。二者均法性宗义,并崇禅法。达摩禅法得广播南方,未始非已有三论之流行为之先容也。且般若经典由于摄山诸师,而盛行于南方。禅宗在弘忍之后,转崇《金刚般若》,亦因其受南方风气之影响也。再者达摩原以《楞伽经》能显示无相之虚宗,故以授学者。其后此宗禅师亦皆依此典说法。然世人能得意者少,滞文者多。是以此宗后裔每失无相之本义,而复于心上着相。至四世之后,此经遂亦变成名相。于是哲人之慧一变而为经师之学,因而去达摩之宗愈远。《金刚般若》者言简意深。意深者谓其赅括虚宗之妙旨。言简者则解释自由而可不拘于文字。故大鉴禅师舍《楞伽》而取《金刚》,亦是学问演进之自然趋势。由此言之,则六祖谓为革命,亦可称为中兴。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经师名相之学。而中兴者上追达摩,力求‘领宗得意’,而发扬‘南天竺一乘宗’本来之精神也。 ◎附二∶印顺《中国禅宗史》第一章第一节(摘录) 菩提达摩,简称达摩。在后代禅者的传说中,也有不同的名字。神会(762卒)的《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》(此下简称《南宗定是非论》),也是称为菩提达摩的。神会引〈禅经序〉来证明房提达摩的传承,如《神会和尚遗集》(此下简称《神会集》,依民国五十七年新印本)所说,神会是以〈禅经序〉的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的。因为这样,在传说中,或称为菩提达摩,或称为达摩多罗。774年顷作的《历代法宝记》,就综合而称为菩提达摩多罗。这是传说中的混乱糅合,并非到中国来传禅的菩提达摩,有这些不同的名字。菩提达摩与达摩多罗,被传说为同一人。达摩多罗或译为达磨多罗,菩提达摩也就被写为菩提达磨了。 Dharma,古来音译为达摩(或昙摩)。译为达磨,是始于宋·元嘉(430前后)年间译出的《杂阿毗昙心论》。《杂阿毗昙心论》是达磨(即昙摩)多罗——法救论师造的。昙磨多罗论师与达摩多罗禅师,也有被误作同一人的。如梁·僧佑(518 卒)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十二〈萨婆多部记目录序〉,所载(北方)长安齐公寺所传,仍作昙摩多罗(禅师),而僧佑(南方)《旧记》所传五十三人中,就写作达磨多罗了(大正55·89a)。神会(在北方)还写作达摩多罗与菩提达摩,而神会下别系,与东方有关的(781撰)《曹溪别传》,就写作达磨多罗。洪州(马大师)门下(801)所撰,与江东有关的《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》(此下简称《宝林传》),就写为菩提达磨了。从此,菩提达摩被改写为菩提达磨,成为后代禅门的定论。达摩而改写为达磨,可说是以新译来改正旧译。然从传写的变化来看,表示了南方禅的兴盛,胜过了北方,南方传说的成为禅门定论。(中略)达摩传《楞伽》的如来(藏)禅,而引用《般若》与《维摩诘经》,可能与达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关。 《楞伽师资记》说∶还有一部十二三纸的《释楞伽要义》,现已佚失。从前传入日本的,有《大乘楞伽正宗决》一卷,也许就是这一部。当时,还有被认为伪造的三卷本《达摩论》,内容不明。现在,被传说为达摩造而流传下来的,也还不少。其中,如〈破相论〉一名〈观心论〉、〈绝观论〉、〈信心铭〉,这都可证明为别人造的。现存的〈悟性论〉、〈血脉论〉等,为后代禅者所造。没有标明造论者的名字,这才被误传为达摩论了。达摩在中国的名望越大,附会为达摩造的越多。道藏有《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心妙用诀》一卷,达摩被传说为长生不死的仙人了。世俗流传有《达磨易筋经》、《达磨一掌金》,达摩竟被传说为武侠、占卜之流了!这真是盛名之累。 〔参考资料〕 《续高僧传》卷十六;金鹤冲《菩提达磨大师传》;《禅学论文集》二、《禅宗史实考辨》(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、);胡适〈菩提达磨考〉(《胡适禅学案》第一部);忽滑谷快天《禅学思想史》上卷;铃木大拙《禅宗思想史研究》卷二;柳田圣山《达磨の语录》;宇井伯寿《禅宗史研究》;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《The Develop-ment of Chinese Zen》。 达摩和如来什么关系?达摩是佛教的一支? 我们可以这么说,达摩是如来的弟子 如来俗名为乔达摩`悉达多 你不要把他和达摩弄混了 还有,达摩属于佛教众多教派的众多弟子的一个 他本身不能说是佛教的一支 回答完毕

76W游戏网 www.76w.cc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1009435号-6

76W游戏网游戏下载基地温馨提示:适度游戏娱乐,沉迷游戏伤身,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

我们用心在做,为您提供更多好玩的 单机游戏下载大全中文版下载